当前位置:首页> >两个百亿项目一动工一投产,仲恺智慧能源产业产值已超400亿!

两个百亿项目一动工一投产,仲恺智慧能源产业产值已超400亿!

    发布时间: 2022-08-10 08:54:35


昨日上午
仲恺高新区迎来一件大喜事
投资21亿元的“首航储能系统建设项目
正式动工建设
喜事不止一件
赢合科技新能源产业智能制造基地项目
全面投产仪式也于近日举行


微信图片_20230530091039.jpg


△二期“首航储能系统建设项目”设计图


微信图片_20230530091043.jpg

△赢合科技新能源产业智能制造基地项目全面投产仪式



今年以来,仲恺高新区坚定不移高擎“产业立区、项目为王”大旗,狠抓实体经济发展不放松,聚力延链补链强链不懈怠,引进了一大批好项目、大项目。
图片

截至目前,仲恺高新区有智慧能源产业规上企业35家,包括赣锋锂业、德赛电池、亿纬锂能、豪鹏国际、信宇人科技、亿纬集能、蓝微新源、盛弘电气、科士达和拓邦电气等骨干企业,产业集群效应持续增强。


看项目


两项目达产后均可实现百亿产值


首航新能源是一家专注于光伏逆变器与储能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并致力于为家庭、工商业用户及地面电站提供“光、储、充”的一站式系统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其主营业务产品包括光伏逆变器、储能逆变器、储能电池、储能系统、汽车电源与充电系统等光储产品。

据介绍,一期“首航新能源研发制造项目”计划建设首航新能源研发制造基地,主要生产经营光伏逆变器、储能电池、储能系统。该项目计划投资3.5亿元,用地面积约3.35万平方米,预计产值约41.9亿元,税收约0.499亿元。

二期“首航储能系统建设项目”拟建设首航工业园及现代化制造基地,建成后将从事光伏逆变器、IDC数据中心能源系统、大储能系统、储能电池、充电桩车载电源的生产和销售。该项目计划投资21亿元,用地面积约6.16万平方米,预计产值约100亿元,税收1.5亿元。



赢合科技新能源产业智能制造基地项目,属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项目2017年8月落户仲恺高新区东江科技园,占地面积21万平方米、投资总额30亿元,全面达产后年产值预计可达100亿元。此外,赢合科技还将在东江科技园设立研发、销售生产总部,引进更多研发人才落户,助力仲恺高新区新能源产业链的强链、补链,对惠州打造新能源产业集群具有重要意义。

抓机遇


推动“5+1”产业集群加速发展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仲恺高新区始终牢记创新使命,积极抢抓“双区”和两个合作区以及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惠州联动发展区建设等重大历史机遇,坚持“产业立区、项目为王”理念,深度融深融湾,构建以智能终端、超高清视频显示、智慧能源、人工智能、激光与增材制造等5大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5+1”现代产业体系,聚焦打造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核心引擎目标,推动“5+1”产业集群加速发展。

前,智能终端、超高清视频显示、新能源等三大支柱产业在仲恺高新区均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产业链和供应链。


微信图片_20230530091052.jpg



与此同时,仲恺高新区围绕“5+1”现代产业体系,持续深入实施产业链精准招商。截至今年7月,仲恺高新区共引入智慧能源产业类项目7宗,其中勤本、超力源、燊华项目分别于5月10日、8月1日、8月3日顺利摘牌,进一步完善了仲恺高新区智慧能源产业链条,加快了智慧能源产业的集聚发展。




强产业


做大做强智慧能源产业集群


今年1~6月,仲恺高新区多项经济指标位居全市前列,其中地区生产总值416.08亿元,同比增长7.2%,总量和增速均居全市第二位;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2.2%,工业投资同比增长90.9%,两项指标均居全市第一位。

仲恺高新区相关负责人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目标的关键期和窗口期,也是新型储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接下来,仲恺高新区将积极抢抓“双碳”机遇,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朝着建设国家一流高新区目标,继续做大做强智慧能源产业集群。



仲恺高新区是全球重要的高能环保电池生产基地,形成了从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膜、电池芯、电池壳、电池保护电路、配套充电器制造,到组合电池产品生产一站式能源解决方案的较完善的产业链,主要涉及锂电池和太阳能电池两类。

目前,仲恺高新区已经聚集了诸多智慧能源上市企业,包括赣锋锂业、德赛电池、亿纬锂能、亿纬集能、豪鹏国际、科士达、首航新能源、盛弘电气、蓝微电子等行业知名企业,2021年仲恺高新区智慧能源产业产值已超400亿元。



来源:仲恺发布